主办:泸州古典油纸伞厂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显示新闻
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新闻来源:中国古典油纸伞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凝结着民族特定区域内相同或相似价值观念和共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因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朴素亲切的表现风格而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并经过代代相传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符合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强大的传承体系。换言之,本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成果,它应当是符合本时代人们欣赏需要和审美要求的,并且应当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值,而似乎并不需要进行什么专门的、刻意的保护。由于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学校教育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忽略,特别是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传统文化市场的强力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欣赏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现代文化市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和冲击

    粗略说来,这种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来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冷漠。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过起了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而且越过越火,许多年轻人动辄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去享受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每逢2月14日情人节,各地的鲜花总是十分走俏,一枝玫瑰花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其消费市场十分强劲。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即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美好的具有悠久民间传统的“情人节”却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去形成有效的消费市场了。笔者所在单位的歌舞厅,每到圣诞节平安夜来临时,不用做任何的宣传,再高的价位依然是门庭若市。而到了中国的除夕之夜,也许是中国人注重团圆的缘故吧,即便是您发了邀请函,外加有礼品赠送,来的舞客也是寥寥无几。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前文提到的情人节、圣诞节以及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在中国一代年轻人的心中已经越来越淡漠,更不用说去形成强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了。

   二是时尚文化冲击民族民间文化。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代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以往的封闭状态下,许多人的文化享受更多的是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自娱自乐,因此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需求具有强大的市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充分满足了大多数的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而当今的形势下,外来的、现代化的、新的文化消费品种日益增多,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以往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的需求,更多的年轻人追求时髦、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等等。即便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应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少数民族地区,以往一般时间都以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为主,而现在平日里基本穿的都是流行服装,只有遇有节日的时候,才有一部分人穿上民族服装,戴上民族服饰。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例证:贵州省一些侗族青年竟然不知道侗族有鼓楼和风雨楼,也不会唱侗歌,目前平时连侗族裙子、侗族服饰也极少穿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在陕北黄土高原考察采风时看到,即便在黄河岸边偏僻村庄的窑洞里,中国传统的年画、绣花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贴得满墙壁的西方超级名模裸体的彩色招贴画。

     三是现代文艺形式对地方民族民间文艺形式的挤压。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各地的地方剧种有几百种之多,但目前整体上均呈不景气的状态。一些地方的文艺表演团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观众口味,在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时,多以重金邀请著名演员、著名歌手参加,演出的节目也多是以歌舞、小品、明星调侃类的节目为主。一些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剧种节目已经很少能登大雅之堂了。一些商业性的文艺演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和某种心理需要,但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致使一些地方剧种大面积地丢失了演出市场,有的甚至面临完全消失的危险。如山东吕剧是山东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可如今在山东省、市、县各级电视台的节目中以及众多的文艺演出活动中,已经很少看到吕剧的踪影了。

   近年来,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国家年内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靠政府的一项工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启发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唤起全体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而要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必须要正视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重视并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市场定位问题。对于外来文化、时尚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既不能回避,更不能强堵,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力开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助推作用,才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有效的保护。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借助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当今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很多都是伴随市场成长并借助市场发展的。特别是所谓“吃手艺饭”的民间手工技艺,更是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市场。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创新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国许多地方都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民间手工技艺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的改善,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按照国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如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其产业发展已经小有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应该承认,我国各类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的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项目,对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都能起到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将可以借助市场经营的文化产业项目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淆起来,不能大胆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从而缺乏动力和活力。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人才。四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整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办法不多。五是部门不够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合作,难以形成合力,建立起政策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多,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市场竞争能力减弱。

     特别应当强调的是:当前少数地区出现了无序竞争、自相诋毁的现象。如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东濒太湖之滨的宜兴市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素有陶都之称。该镇街道两侧紫砂壶品种繁多,目不暇接,价格低廉,而标价在几千元的“大师名壶”,只要你会还价,几十元就可以拿走,因为这是些冒牌的仿制品。再如北京的景泰蓝,本来作为有着鲜明特色并被称为国之瑰宝的手工艺品应当是极具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可当你走进琉璃厂和潘家园的古玩城时就会发现,为数众多的与真品景泰蓝的款式、色调相差无几冒牌景泰蓝,赫然摆放在柜台展柜的显眼之处,令人痛心不已。倘若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提高产品的艺术质量和技术含量,那么最终将是砸牌毁誉,使本来可以增值的世间珍品逐渐丧失其应有的价值。

     因此,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要站在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借助市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三、借助市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借助市场达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仅以自己的浅薄认识略谈点滴。

(一)更新观念,借助市场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市场的力量发展,有些项目甚至可以走产业化的道路,应该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重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当今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把文化要素从边缘地位逐步推进到中心地位。只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其经济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就会表现得非常充分。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很早就投入作坊生产并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当地人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尽管如此,但其手法、技法、材料,仍然保留传统的精华。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无锡泥人、宜兴陶瓷、安徽歙砚、湖州毛笔等民间工艺品,不仅得到有效的开发,而且成为出口创汇的大户。因此,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认真研究市场,有意识地培育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建设,把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纳入到城市建设各期规划中,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项目,使区域经济发展更富有文化内涵,社会环境更富有文化韵味,城市形象更突出文化个性。

(二)突出民族性,打好“特色牌”

     民族的发展只有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自身融入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其前进的步伐才会更沉稳、更坚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凝结着民族特定区域内相同或相似价值观念和共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因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朴素亲切的表现风格而深为普通百姓喜爱和传承。在世界多样性的大背景下,谁拥有个性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谁就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主动权。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最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是我们丰厚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今世界所渴望所需求的东西。全国各地所用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各地独具魅力的名片,更是经济等综合实力竞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由于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文化的相互渗透,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流传范围缩小并逐渐消亡。唯一的出路就是俯身向下,因为特色就散落在山坳田野,深藏城池街坊,只要我们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底层、集中到民间百姓,就会挖掘出蕴藏在民间中的艺术珍宝来。通过甄别、筛选,把那些具有个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培育和发展,不断彰显其能、褒以其用,形成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具有民族性和现代化的名牌艺术产品,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头,在国际市场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三)把好质量关,坚持高品位

    当今,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已经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阶段。借助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抢救和保护我国传统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推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不仅要考虑到它的普及程度、从业艺人的人数,而且对这种文化产品的特点、风格、功能以及民间艺人对外的影响力,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本身的内质如何,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内在质量的提高。有了质量保证的文化产品,才能参加市场竞争,才能有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产品竞争的可能。如果仅靠品牌过日子,而不注重提高产品的艺术质量和技术含量,最终将是砸牌毁誉,使本来可以增值的文化产品,逐渐丧失其应有的价值。

      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自身的价值,使其作用于社会、效力于人民,渐而让世界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我国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的骄傲。

                                    《中国文化篇导读目录》点此>>>

 

关闭本页
网站首页 |  走进我们 | 产品展示 | 工艺图库 | 伞艺百科 | 伞艺写真 | 合作加盟 | 支付宝购伞 | 在线留言 | 申请交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