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泸州古典油纸伞厂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显示新闻
川南两大佛教圣地--泸州方山与玉蟾山
新闻来源:中国古典油纸伞网
                        
                                      
                                                       方山大门
 
  泸州方山,蜀中名山。汉朝时候有汉皋(汉之水边高地)的殊荣;唐朝时候,方山又有了“小终南山”的别称;清朝时候,方山又多了“峨半堂”“小峨眉”的美誉;更因其矗立长江之畔,终年四季云烟雨雾缭绕,于是在民间得了“云峰”之雅号。
 
   方山海拔649米,不算高,但有浅丘低山的铺垫陪衬,便有了拔地而起的高耸之势。方山不算大,但有了九十九峰列队成阵的簇拥,更具了端方突兀的巍然。
 
   从山下仰望,方山面面都成方形,象一个拜天的祭台。步入山中,漫山一千五百多亩古林木郁郁苍苍、碧翠葱茏,云气终日出没;上万株古桢楠,撑起方山的风骨;几十亩青青翠竹,摇动着方山的神韵;遍及山顶常青的松柏是方山不老的年轮。
 
  听泉池里滴滴山泉,慧知池里涓涓细流,是方山跳动的脉搏。环绕方山不分昼夜奔向长江的虎溪河,是方山绵远的生命。方山山形独特,汇势聚气;方山林茂水丰,气象庄严。
 
  佛因山兴,山因佛名。自古以来,名山藏古刹,方山也不例外。据传,汉光武帝在方山建过兰祠,唐明皇在方山敕建了老云峰寺,宋朝增建了新云峰寺,清朝时候虎溪桥改建为迎龙桥,山门外增添了石刻大牌坊。
 
  蜀汉名臣秦宓在方山薄刀岭上题词,盛赞其险;建文帝选山建行宫,曾在方山雪霁峰上数山,数出九十九峰的来历……巍巍方山的悠悠岁月中,有帝王将相的遗迹,有墨客骚人的诗词,更有“方山四十八座寺,深锁淡烟乔木中”佛、道两教的兴盛与共容。
 
  国运兴,方山兴。一座方形的山、与众不同的山,令人倾慕和向往的山,在新世纪里正以崭新的姿态吸引着八方的香客与游人。
 
 
                       
  
                                                        玉蟾山大门
  
   玉蟾山, 位于泸州市区以北35公里, 泸县县城旁。有森林面积5400多亩。因山形、山石状似蟾蜍而得名。玉蟾 山历来以山幽、 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
 
  玉蟾山在历史上曾是川南佛教名山。据史料记载,从唐代景福二年起,已建有圆通寺。每年观音盛会,川南各地香客游人云集于此,诵经作法,盛况空前。故而玉蟾又有“小宝顶”之美称。如今,玉蟾山上远留有曾经辉煌的印迹。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字山谷)醉留“玉蟾”;明代新都状元杨慎(字升庵)狂写“金鳌峰”。到清代,山上寺庙林立。罗汉街内一台一重殿,一级一重天;庙宇巍峨,气象万千。曾号称“大和尚五万五,小和尚不消数”。暮鼓晨钟,香烟缭绕,香客如云,佛事之盛,令人叹绝。
 
 清代同治年间,一场大火将山上古建筑毁于一旦。如今圆通寺遗址上幸存的佛像石刻和摩岩造像400 余尊依然吸引着现代善男信女。以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明代石刻,大有丈余,小不足尺,雕刻人物神采各异,风格独特。其中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十八罗汉飘海图等都是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近年,一组以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翻天复地的国画《流民阁》创作大型浮雕落户玉蟾山,为古老的玉蟾增添了新的风采。
 
  在玉蟾山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山下九曲河上的龙脑桥,是明朝洪武年间建筑的石板平桥,其桥墩分别是石雕龙、麒麟、青狮和白象组成,工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品。
  
                     《泸州文化篇导读目录》点此>>>                     《图说泸州篇导读目录》点此>>>
 
关闭本页
网站首页 |  走进我们 | 产品展示 | 工艺图库 | 伞艺百科 | 伞艺写真 | 合作加盟 | 支付宝购伞 | 在线留言 | 申请交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