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泸州古典油纸伞厂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显示新闻
儒家思想的核心文化解读
新闻来源:中国古典油纸伞网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从治国到处理人际关系,一直到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的修养等方面,可以说都有一套非常周全的理论。

    以王道仁政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首先是治国理念,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就是“王道仁政”,实行王道,推行仁政,重视礼乐教化。因为文明也好,人文也好,在儒家看来都是一个礼乐教化的问题,有了礼乐教化才可能有文明。如果没有礼乐教化,让一切随着人的本性走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安定的。

    儒家把推行礼乐教化当做自己最根本的责任,其实我们现在用的文化这个词最早是相对于武化来讲的。文化就是以礼乐来化导社会,武化就是以武力来化导。

  《乐记》里讲“乐以治心”,“礼以治躬”,也就是说乐是治心的,礼是治身的。乐是动于内的,礼是动于外的。如果说乐能平和你的心态,礼能培养你的身体,那么就能内和而外顺。这样作为个人来讲,就是非常有素养的一个人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就是非常和谐的社会了。

    所以儒家非常重视制礼作乐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当它相对地稳定下来以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制礼作乐。所谓制礼作乐不一定是完全启用新制度,而是对于前朝的礼乐制度要审视一下,不足的地方要补充,把被破坏的礼乐制度恢复起来,然后再来强调法,强调刑。

   这就是儒家的治国理念,推行王道、仁政,重视礼乐教化,同时礼法并用。

    “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

    在政治制度上面,儒家整体来讲还是推崇封建,也就是重视血缘的关系,这是从西周开始的。当然到秦朝的时候,它推翻了封建制,实行的是郡县制。郡县制就是斩断血缘了,各个地区的首脑,跟天子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汉初又恢复了这种同姓分封、护卫中央的封建制。以后,封建制虽然不断遭到批判,但是始终没有被完全废除。

   其实从汉代以后基本上都是封建制跟郡县制并行,到清代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亲王都有封地。亲王都是清王朝的同姓子弟,这种封地就是一种封建。新政的亲王可能不一定有职务,但其影响力和权力还是相当大的。同时,地方官员又采取郡县制的安排。

    那么,既然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封建制,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封建制度来描述我们的整个历史呢?所以现在很多人已经提出来,用封建制来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恰当。但是我觉得借用这个东西也是可以的,只要我们明白它的意思就行了,总的来讲还是强调一种宗法的血缘关系。

    儒家在政治制度上强调大一统。“大”在这个地方的意思是重视,以一统为大,以一统为最根本。或者可以说是“第一”的意思,以一统为第一。这种思想汉代就有,董仲舒解释《春秋》,就认为《春秋》是重视一统,推行一统。但当时讲的一统其实是正统的意思,也就是地位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跟我们现在讲的一统意思上不完全一样。

   另外,儒家思想也强调中央集权,其实这里面包含了法家的思想。我们讲古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建就是指宗法血缘,专制就是指中央集权。法家的代表韩非就说“要在中央,事在四方”,就是说具体做事的是地方,中央则要把握总的纲领。

    韩非的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所以他强调“君道无为,臣道有为”。君主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而要充分地发动臣下去做。那么作为君主又该做什么事情呢?两点,一个是赏罚,一个是用人。韩非提出“疑者不用,用者不疑”,这是第一原则;第二原则就是赏罚分明,该赏的就赏,该罚的就要罚。所以中央是要掌握政策、掌握用人,具体的事情要充分发动底下的人去做。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制度。

    我常常讲,其实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包括法家“要在中央”的理念,都有很深的意义在里面,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不要一听到中央集权就完全否定它,要看怎样集权法。

    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理想

     儒家的理想社会跟它的治国理念是相关的,是从不同角度的思考。儒家理想的社会当然就是大同世界了,大同世界就是天下为公。

    这个说法出自《礼记》的《礼运》篇,《礼运》里面记载了这样的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中国,从儒家提出这个大同世界的理想以后,可以说就成了各个时代先进中国人共同的政治理想。近代康有为搞戊戌变法的时候,他的理想就是大同世界,所以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大同书》。孙中山搞民族革命,追求的也是这个大同世界。所谓的大同世界就是没有国界,没有种界,没有阶级的界限,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一个社会。我想这是比较理想化的,在现在来讲,就是共产主义。

    儒家提到了大同也提到了小康,在小康社会里面,就是有分别的,有君臣、父子这样一些等级,所以叫做小康社会。

    光有大同世界这个理想还不行,不要具体落实,荀子就主张面对现实建立小康社会。他认为,社会没有等级是不可能的,没有等级社会就会发生混乱。所以他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群居和一的社会。

     荀子认为人不能孤立存在,一定要结成群。那么,这个群体怎样才能够和谐呢?就是必须明分,所以荀子就讲“明分使群”。还有就是要达到一致,所谓达到一致就是同心同德,上下一致。在上下一致中,荀子特别强调上面的各项政策都要符合民心,只有这样下面才可以跟上面保持一致。上下一致,这个社会就和谐了。

     所以小康社会,就是群居和一的,是有等级的,不是无分别的。

     那么这个小康社会怎么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呢?荀子借用了《书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做“维齐非齐”。就是说要达到平等,只有通过不平等才行。如果大家都一样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一个法。所以荀子认为人们按照职业的不同、地位的不同,必须要有分别,没有分别是不行的。

     可以说,儒家就是有这两种理想的社会,一种是有点儿空想的大同社会,一种是比较实际的小康社会。

     “长幼有序,惟道是从”的人际伦理

    在人际关系上面,应该说儒家是非常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这样才有伦理建构的需要。儒家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过去都把前面四伦看做是不平等的,记得谭嗣同曾经讲过,他说五伦里面就朋友这一伦是最好的,是平等的。我们可能也听传说里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话”,好像下对上只能是绝对地服从。其实从它的原意上来讲不是这样的。

   我们去看《礼记》,《礼记》里面曾经讲到,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考虑四个方面:人情、人义、利、患。它还特别讲到什么叫做人义,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就是说父亲要慈爱,儿子就要孝顺;兄长要非常善良,做好榜样,那么弟弟就要尊敬兄长;丈夫要义,妻子就要听从;年长者要讲惠,年幼的人才能够顺;君主要讲仁义,臣下才能尽忠。这完全是相互作用,不是单向的。

   如果君不仁怎么办啊?臣是可以不忠的。儒家理论体系中都是这样的。所以有人问孟子,周文王和周武王作为臣子,怎么能够去杀殷纣王呢?孟子怎么回答的?他说我从来没听说过臣杀君这个事情,而只听说过诛一独夫而已!殷纣王已经是一名独夫民贼了。

    到了荀子就更明确地提出来“从道不从君”的原则。就是说要按照道来做事情,不应该盲目地从君,所以才有汤把夏桀推翻了,武王把殷纣王推翻了的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汤武革命”。

    当然不能说我们的历史上没有愚忠,没有三纲五常,但是从思想本身来讲,并没有要求你去这样做,因此我们的历史上才有很多连死都不怕的谏臣。只要皇帝错了,就要进谏,哪怕皇帝把他杀了也要说,这些谏臣遵循的就是这种从道不从君的理念。

    在现代人看来也许这种做法太蠢了,但是这种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经常强调要做一个大丈夫,《孟子》里面讲要成为大丈夫,基本的条件有三条: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的品格,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根本准则。

    有几句话我们都很熟悉,这就诸葛亮讲的“鞠躬尽瘁”,范仲淹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讲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都是我们经常背诵的一些名言,可以说都是在儒家的熏陶下人格的升华。

    所以儒家在人际伦理上是强调要有序有别的,但是在有序有别中,又强调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总而言之,它体现了一种“惟道是从”的精神。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观念

    在个人的身心修养方面,儒家强调以修养为本。从整体来讲,修养就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养成问题。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养成要通过教育,儒家强调教育,而且十分注意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受教育的开始,然后是学校的教育,还有社会的教育。但是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儒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自觉性。

    儒家强调修养是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克已复礼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把这个“礼”局限在所谓的封建礼仪上,而是把它扩展到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层面,那么我想在任何时候“礼”都是需要的。

    如果我们不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原则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可能会处处碰壁,也就永远得不到自由了。拿佛教的话来讲就是不断地自寻烦恼。

    其实一定的自律并不是要让我们做道德的奴隶,而恰恰是让我们做道德的主人。如果我们领悟到了,就可以从物质的奴隶变成物质的主人,从道德的奴隶变成道德的主人,这一切都在于你思维方式的改变。

    这就是哲学里面的自由,只有认识了必然才会有自由,如果你处处要跟必然斗争,那就永远得不到自由。就像我们开车出去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如果你偏不遵守,那好了,你就等着一天到晚拿罚单吧。不光罚单还有可能被抓起来,这还有什么自由可言?但是,如果遵守了交通法规,车开到哪儿你都会感到很自由。

    儒家修养身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安身立命。所谓的安身立命就是使人能够在社会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正实现自价值,达到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乐观而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儒家的修养观决定了儒家生活的态度是非常乐观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它恰恰是跟佛教相反的。佛教的人生观是苦命,而儒家则是很乐呵,但这并不妨碍从不同的道理通向同一个境界。

    就像孟子讲性善,而荀子却讲性恶。但不管是性善也好,性恶也罢,一个是通过扩展善心来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一个是通过改变你的恶性来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最后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手段也大致相同,都是通过教育和修养。

    你不能说我人性善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这是不可能的,也必须要有一个不断地受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过程;而如果人性恶,你就认定自己必恶的话,那么你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法生存的,还是要化性起伪,通过教育、通过自身修养来达到最终的目的。

    所以孟子和荀子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都达到了一个人生的理想人格的境界。

    儒家的生活态度既然是非常乐观的,那当然就非常珍惜生命。孟子曾说,“君子不立乎危墙之下”。明明知道这个墙要倒了,却偏偏非要站到那里,这并不能显出你的勇敢。所以不是说,我活着就要怎么了不起,不是这样的,而是要重视现实,不回避现实,不沉醉于一种虚无的理想,而是要通过实践努力实现理想。

    可以说儒家非常重视人的努力,所以儒家有一句话叫做“尽人事,听天命”。这个“听天命”也不是一个消极的意思,而是指一件事情有时机成熟与不成熟的问题,时机成熟了就行了,就可以实现了;时机不成熟呢,它就可能一时还实现不了,但是不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因为努力实际上也是在创造时机,你没有机遇不能成功,但是这个机遇也不是坐等来的,所以必须要“尽人事”,只有“尽人事”才能够创造一些机遇,儒家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

     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最后我把儒家的价值观念简单地归纳起来,就是要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也就是说要在奉献中实现自我,实际上这也就是怎么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问题。

    在《论语》里,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成人?孔子就回答他说:“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见到利就要思义;遇到危险要能挺身而出,勇于承担;不管多长时间,只要承诺过的事,就一定要去实现它。孔子认为只要做到这三条,就可以算成人了。我想这也可以说是儒家对整个人生的价值观吧。

         相关推荐:供应《孔子圣像图》油纸伞>>> 

 

关闭本页
网站首页 |  走进我们 | 产品展示 | 工艺图库 | 伞艺百科 | 伞艺写真 | 合作加盟 | 支付宝购伞 | 在线留言 | 申请交换链接